合作客户/
拜耳公司 |
同济大学 |
联合大学 |
美国保洁 |
美国强生 |
瑞士罗氏 |
相关新闻Info
-
> 一体化生物复合乳液研制及在碳酸盐岩体积加砂压裂中的应用(三)
> 最大拉杆法的基本原理、实验步骤、影响因素及其在测定溶液表面张力中的应用
> 利用气体分析仪、超微量天平等研究DOC和DPF对柴油机排放性能影响
> 小桐子生物柴油制备方法、氧化程度与表面张力的相关性分析(二)
> 强紫外线辐射对减缩剂抑制水泥石干缩变形效果研究(三)
> ?基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贴附力理论模型及实验验证
> 高速运动的微小水滴撞击深水液池产生的空腔运动及形成机理(一)
> ?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中的作用机制
> 10种常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测定、泡沫的产生和测试(一)
> 磺酸基团修饰水滑石LB复合薄膜自组装机理及酸致变色特性(二)
推荐新闻Info
-
> ?90%实验室不知道:表面张力仪读数误差的隐秘来源与终极解决方案
> 基于LB膜技术制备胶原蛋白肽覆层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——结果与讨论、结论
> 基于LB膜技术制备胶原蛋白肽覆层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——摘要、材料与方法
> 离子组成、pH值对纳米SiO2/SDS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(三)
> 离子组成、pH值对纳米SiO2/SDS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(二)
> 离子组成、pH值对纳米SiO2/SDS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(一)
> 猪肉、鸡肉和鱼肉肌浆蛋白油-水界面性质、氨基酸组成、蛋白质构象研究(三)
> 猪肉、鸡肉和鱼肉肌浆蛋白油-水界面性质、氨基酸组成、蛋白质构象研究(二)
> 猪肉、鸡肉和鱼肉肌浆蛋白油-水界面性质、氨基酸组成、蛋白质构象研究(一)
> 双子型起泡剂ULT-1的分子结构式、表面张力、抗温/抗盐性能及煤样润湿性变化——结果与讨论、结论
N-十四酰基天冬氨酸及其钠盐合成路线、制备、表面张力等性能测定(二)
来源:化工技术与开发 浏览 198 次 发布时间:2025-07-22
2.2.4反应体系pH的影响
缩合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,碱性太弱,不利于反应进行,但碱性太强又会加速酰氯水解,使产品不纯,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反应体系的pH?;褂幸桓鲈蚓褪堑卑被岬聂然涑赡蒲魏?,羧基的化学反应性能即被掩蔽或者说羧基被?;?,而氨基的化学反应性能得到加强或说氨基活化,容易和?;岷?。因此体系的pH选取在8~12。在n(天冬氨酸)∶n(十四酰氯)=1.1∶1.0、反应时间3.5h、反应温度5℃的条件下,考察不同反应体系pH对反应的影响,其结果如表2所示。由表2可知,体系在pH为10~11时收率最高。故选择pH为10~11。
表2反应体系pH对反应收率的影响
2.2.5原料配比的影响
采用天冬氨酸稍过量,一方面可以抑制酰氯的水解,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提纯。选取n(天冬氨酸)∶n(十四酰氯)=1.0~1.2∶1.0。在反应体系pH=10~11、反应时间3.5h、反应温度5℃条件下,考察不同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,结果如表3所示。
表3原料配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
2.2.6反应时间的影响
反应时间过短,则反应不完全,过长也无益于反应,因此适当的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也很重要。根据同类反应的情况,将反应时间选在2.5~5h。在反应体系pH=10~11、n(天冬氨酸)∶n(十四酰氯)=1.1∶1.0、温度5℃条件下,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,其结果如表4所示。由表4可知,反应时间3.5h反应收率达到最佳。
表4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
由以上研究得到合成N-十四?;於彼岬慕霞压ひ仗跫?反应温度5℃,pH为10~11,n(天冬氨酸)∶n(十四酰氯)=1.1∶1.0,反应时间3.5h,收率为83.49%。
2.3产物的提纯处理
反应之后,体系为浅黄色透明均一溶液,减压蒸馏回收有机溶剂丙酮,然后用1.2mol·L-1盐酸调节体系pH值为5~6,可看到有白色物质析出,用石油醚萃取,可看到上层变浑浊,而下层为澄清浅黄色透明溶液。取出下层萃取液,继续调酸至pH值为1~2,可观察到在调酸过程中,刚开始滴加时溶液不变浑浊,说明棕榈酸已大部分在pH值为5~6之前析出,而产物在这个pH值下并不会析出,随着pH值的降低,又有白色物质析出,应为N-十四酰基天冬氨酸,过滤真空干燥可得N-十四酰基天冬氨酸。用0.5mol·L-1氢氧化钠/乙醇溶液中和至pH=7,冷却析出物烘干,即为N-十四?;於彼崮蒲尾?。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得产品的纯度为97.06%。
图1为提纯后最终产品的HPLC图,图2为原料天冬氨酸的液相色谱图,图3为副产物棕榈酸的液相色谱图。
图1 N-十四酰基天冬氨酸的HPLC图
图2天冬氨酸的HPLC图
图3副产物棕榈酸的HPLC图
2.4表面性能的对比分析
对N-十四?;於彼崮蒲蔚募赶畋砻嫘阅芙辛瞬舛?,并与其他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对比,结果见表5。
表5几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对比
注:OAB为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,cmc和γcmc均在25℃条件下测定,泡沫高度为20℃、250×10-6硬水中0min测定,渗透时间为0.1%水溶液在20℃测定,乳化时间为20℃测定0.10%水溶液对液体石蜡的乳化时间
由表5可知,N-十四酰基天冬氨酸钠的cmc和γcmc均低于LAS、OAB和N-十烷基天冬氨酸钠,因此其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;在硬水中的发泡性也优于其他3种表面活性剂,渗透性在4种表面活性剂中也最佳,对液体石蜡的乳化性不如其它3种表面活性剂,可能是由于其HLB值与油相不匹配。
表6 40℃不同硬水中不同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钙皂分散指数
钙皂分散的混合胶束机理认为,一个有效的钙皂分散剂分子结构中必须包含一个大的极性亲水头基,这种“大”除了强度大外,也指体积庞大,这样才能将肥皂分子有效隔开,使之不易形成钙皂。N-十?;於彼崮坪蚇-十四酰基天冬氨酸钠都具有类似结构,而LAS及OAB并不具有类似结构。由表6可知,N-脂肪?;於蹦凭哂杏帕嫉母圃矸稚⑿?,N-十四酰基天冬氨酸钠更为突出,尤其是在高硬度水中,其钙皂分散性能更为突出,说明其在硬水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。
3结论
1)通过对N-十四?;於彼崮坪铣晒ひ盏难芯浚玫搅艘允孽B群吞於彼嵛系挠呕暮铣晒ひ章废?。
2)通过单因素考察法,得到了合成N-十四?;於彼崮频慕霞压ひ仗跫?以水-丙酮[V(水)∶V(丙酮)=1∶1]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,采用十四酰氯与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滴加的方式,反应温度5℃,pH为10~11,n(天冬氨酸)∶n(十四酰氯)=1.1∶1.0,反应时间3.5h,收率为83.49%。
3)表面性能测试表明,产品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和渗透性,尤其以在硬水中的钙皂分散性为最佳,因此在高硬度水质中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价值。